2)第一百二十九章 女记者,看电影_抗战之物流传奇免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纷延揽女记者,一时成了一种风尚。

  但当时对女记者的定义很宽泛,把凡是在新闻单位里工作的女性都称做女记者。而真正外出采访、写稿子、编新闻,当成一种职业的女记者其实并不多。

  虽然四十年代的人们开始逐渐摈弃对“女性也能当记者”的怀疑,但较为开放的上海对女记者的关注似乎仍停留在“女”字上。

  自然,女记者的花边新闻也成了茶余饭后不可缺少的谈资。

  社会上捧女记者的多了,无形中就把女记者和交际花给搭上边,又确有些花瓶式的女记者混充其中。

  因此在这些花边新闻中,不少人对女记者始终抱有很深的成见。

  甚至在有些新闻中,作者大多认为记者对于女性而言只是一个找到好对象的跳板而已。有位作者对上海女记者的讽刺更是毫不留情面:

  “当我们想起她们,我们就只觉得除了一只花蝴蝶在空中乱穿乱飞一阵之外,别得就什么也没有了。她天天的工作就是会见名人,和参加招待会。”

  “在招待会上,她吃得很少,但有时也吃得很多,但无论怎样,迟到和早退,她是必然的。而这样矫揉造作无非是为了引人注意。”

  “访问名人时,那些名人,看到她卡片上娇滴滴的名字,照例是偷闲接见。缠了多时后,留影道别,于是第二天便能在报上看到注有“本报记者与”字样的照片等等。”

  “总之,她们从来不知道除了高楼大厦之外,还有其他产生新闻的地方。她们只在名人之间跳动着,她们的卡片像雪片一样在冷气间里飞舞。”

  在记者前面加个“女”字以突出其性别,这本身就是男权社会的一个象征。而女记者们走出家门,走向街头,勇敢地和男人们竞争,毕竟是社会的进步。

  沈宸对此本无可厚菲,只是觉得有些上海的女记者,给人的印象是:玻璃装备,一天到晚,这边钻进,那边穿出,到了一个地方,没坐到十分钟,拿起皮包又要走,显得很忙似的,精劲很大,妩媚有余,忍性儿太少。

  而这个曹怡馨,沈宸还是听说过的。

  某家报纸为了博眼球,曾搞了个“上海最美女记者”的活动。最后虽然不了了之,但曹怡馨却是榜上有名的美女记者之一。

  记者难道非美不行吗?男记者可没听说要评美的。可花边新闻如果不评美,谁感兴趣?

  “沈先生不接受采访,我今天在巡捕房外可是碰了一鼻子灰,吃了个瘪呢!”曹怡馨说的话有些娇嗔,但样子却显得很恬静,用小勺轻搅着咖啡。

  “除了公家指派,我向来是不接受采访的。”沈宸笑了笑,说道:“纯属个人原因,还请曹小姐见谅。”

  奥尔科特点了点头,象是很理解的说道:“沈探长已经遇到了数次袭击,低调些也是可以理解。”

  曹怡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