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一章 可有可无的帮助,劫财_抗战之物流传奇免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此,汪精卫提前一天进6号推迟一天离开6号,让卫兵挤在门外走廊上,自己委屈地躺在李士群的床上睡。他杯弓蛇影,胆小异常,他也更不敢面对刺客。所以他也不会提‘外交部长’的话与刺客作交易。须知,就在这时候,‘劳苦功高’的‘和平运动’开路先锋高崇武就因为嫌外交部次长太小,而回投老蒋,狠狠扎了汪集团一刀。

  所以对比有关陈三才事件的不同叙述,分析议论一下,可以肯定大部分,而排除小部分。陈三才是个爱国的企业家﹑是烈士﹑也是英雄。值得我们永远纪念。但不要把他简单化为一个军统杀手。他因爱国而支持军统,但不该想象成军统编制之内的成员。

  陈三才的事,也就基本清楚了。

  三林怀部怒杀张啸林

  第五章就讲到于松乔刺杀张啸林失败的事。于松乔不但没杀成张啸林,反而把自己也暴露了。张啸林认出了他。当时,我们无奈地认为:张啸林气数未尽。

  陈恭澍也策划过刺杀张啸林,同样也痛失良机。现在,我们就把张啸林的事集中起来议论一下。因为按日程算,此时他的气数该到尽头了。

  上海滩上海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是无人不知的人物。抗日兴起,这三人发生严重分化。

  13战败,蒋介石在西撤前,担心这些人被日本人拉拢利用,落入敌方阵营,曾多次交代戴笠等人动员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一起离开上海到内地。结果,杜月笙因坚持抗日的立场,怕日军进驻上海后对自己不利,就转道香港。

  黄金荣以年老体弱为借口,不肯离沪,但以同样的借口回绝日本人的拉拢。这汉奸当不得,黄金荣估计还有点头脑。

  可这张啸林就是另类了。

  杜月笙临走前受蒋介石的委托曾警告过张啸林,叫他不要与日本人合作。但张啸林官迷心窍,就是不听。相反,看到杜月笙去香港,张啸林则认为正是自己独霸上海的良机,故不肯离沪。

  13年11月,日军攻占上海后,很快看中了张啸林在上海的势力,要拉张啸林落水来替日本人维持局面。日军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很快便与张啸林勾结上了,并达成了协议。张啸林本是个毫无国家民族观念的帮会流氓,于是一拍即合,欣欣然当起了汉奸,并建立了一个“新亚和平促进会”的汉奸组织,他自当会长。

  他原本自视颇高,想要日本给个伪上海市长或伪浙江省长当当,可日本人则不以为然。虽日本人的态度不称他的心,但跟日本人当汉奸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他派人去外地为日军收购粮食、棉花、煤炭、药品,强行压价甚至武装劫夺。为日军提供大量的战略物资,乘机大发国难财。张啸林实际上是干起了资敌亡国的罪恶勾当。他还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广收门徒,扩展实力。

  张啸林的投敌活动,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大不安。蒋介石指示正在武汉的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

  戴笠接到训令后,就要组织实施。

  他深知张啸林的势力遍布上海各个方面,在租界内更有一股恶势力。如果张啸林和日军结合在一起,“孤岛”租界就会很快被汉奸势力把持,军统在上海的处境就会很艰难,甚至会被完全挤出租界,后果不堪设想。但要采取措施,戴笠马上想起了杜月笙。

  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这三者关系根深蒂固,对张啸林采取制裁措施,不能不考虑到杜月笙。不过,戴笠也明白:这件事没有杜月笙的理解和支持是不行的。

  戴笠既要让杜月笙暗中认可自己的行动,又要在面上让社会上认为,发生在张啸林身上的事,只与军统有关而与杜月笙无关。

  13年5月蒋介石在汉口召集国民党各省市负责人谈话会,戴笠代发通知电邀杜月笙到汉口参加。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