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三章 迎战_抗战之物流传奇免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战的敌后战场,对于日军的长驱直入并没有太多的办法。

  如果不能集中优势兵力予以歼灭的话,就只能是骚扰袭击,等敌人物资不济,自行退回。

  对日军来说,扫荡或搜剿时通常是自己携带给养。如果能够抢到粮食等物资,自然会增加行动的时间。否则,就要在耗尽前开始撤退。

  所以,八路军采取佯攻祖旺,或切断敌人运输线的办法,并不是很有效。

  首先是攻坚能力不足,祖旺虽然只有一个小队的鬼子和一百多皇协军,但有较坚固的堡垒工事,不是两个连的八路军能够撼动的。

  其次,敌人自带补给,对运输线并不是很在意。倚仗着强大的攻击力,即使被切断退路也能掉头打回去。

  不管怎么样,一个营的八路军,再加上游击队,甚至再把民兵算上,也不能正面抵挡日军的进攻,这也是实力对比使然,没有办法的事情。

  没有办法,并不意味着全无抵抗,放任敌人自由来去。

  坚壁清野,组织群众撤离跑反,使敌人不能就地得到补给;骚扰袭击,不断地杀死杀伤敌人,加重其后勤压力。

  沈宸对后一个打法是非常赞成的,并认为要是打得好的话,能迫使敌人及早结束行动。

  要知道,伤兵后送,对于深入作战的敌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伤兵少还好说,可以随军行动;要是多了呢,不仅严重影响行动,更对士气造成打击。

  而且,两个连的八路军转到敌人侧后,使敌人要把伤兵后送至祖旺据点,便成了一件困难而危险的事情。

  如果敌人要派兵护送,就有分兵之嫌,弄得不好还会遭到更沉重的打击,出现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被个个击破的局面。

  所以,在晚上举行的战前商议中,沈宸提出了杀伤比杀死更有效的建议,还拿出了一种新型地雷的制造方法。

  通过地雷的历史,也可以看出由大到小的发展历程。除了工艺技术上的进步外,理念也有了很大的革新。

  地雷微型化之后,不再要求具有致死的大威力,而是强调让敌人失去战斗能力,重视致伤效果。

  当然,这不是因为人变得仁慈了,而是觉得炸伤敌人更合算。

  经过研究和计算,当敌军触雷受伤以后,一个伤员通常要有两名敌军抬着护送,可能还会再有一名军医或卫生员抢救照料。

  所以,一枚微型地雷就可以造成三到四名敌军减员,至少是一两名。当敌人伤员达到一定数量时,运输、后勤和医疗机构将不堪重负。

  而且,触雷伤员的伤痛折磨,还能对其他敌军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从而达到瓦解敌军的作用。

  如果是大威力地雷,触雷后敌军立即致死。这样一来,敌军减员的数量就没有那么多。

  其实,沈宸没有说得这么详细,有过战场经验的蒋连长、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