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苏子诚消失_人在仙唐,我靠写书成圣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探查全城不下五次,没发现什么异常。

  苏子诚可不能出意外,千字文他已经送往府城,以这篇文章的水平,定能被选中为启蒙文章。经过几十年传诵,定是一篇无价文宝。

  此时此刻,苏子诚若是出了意外,这对苏家、对身为平安知县的他,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甚至于,这篇文章还有可能改变人族局势,谁知道苏子诚还有什么文章传世……

  罗知县急得头都快炸了,越想越怕。明明都要去参加春闱了,却又出了这么大的事端。

  上次打在苏子诚手腕上的“束”字也已经被用,无法通过字阵来找到苏子诚。

  “夜里有人看到他出门吗?”

  罗知县还心存希冀,县衙夜里也有人执勤,若有人看到,自然能发现。

  “这倒是没有,夜里,执勤的人没有看到有人走动。”

  “通知苏家了吗?”罗知县在苏子诚住的临时住所踱步,对着旁边的衙役说到。

  “还没通知,不过苏家族老估计马上就要来送苏子诚去参加春闱。”

  一旁的衙役搭话,这种情况他自然不会先去通知别人。第一个得知消息的便是罗知县。

  “蔡兄”

  看到蔡夫子走来,罗知县连忙上前,将事情简单叙述了一遍。

  “我先带着其余人去府城只吗,你和苏家人接着找苏子诚。若是找到,飞诗疾行,也能赶上春闱。”

  蔡夫子想了片刻,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也是无奈之举。

  春闱马上开始,也不能因为苏子诚一人,耽误余下二十人的命运。

  “行,我等会和苏家人说。”罗知县环视一周,其余儒生早都听到动静围了过来,此事也瞒不住,他也没想过瞒。

  “都收拾好了吧,等下便跟着蔡夫子准备出城。路上,注意安全。”

  叮嘱一句,罗知县便匆匆离去,他要去找苏延陵,将苏子诚一事交代一下。

  …

  出城时,小狐狸突然叫了一声,用爪子抓了抓陈生。

  陈生转头,却发现柳婶一家都在路边等着,他们一家明显已经等了好久。其实不止是柳婶一家,路边还顿着很多人,都是来送自家孩子去春闱的。

  蔡夫子也明白,多留了一会,没有催着众人赶路。

  看着路边的身影,陈生瞬间舒心,昨日他还担心柳婶一家,如今看到都安在,就也放心了。

  “老师,这个给你。”柳志远小脸冻得通红,小跑来到陈生身边,递过来一张纸。

  纸上面弯弯曲曲写了几行字。是他抄写的《春闱后》,前人所写的春闱送行诗。

  “我又不是不回来了。回去多练练字,等我回来我要检查。”陈生望着手中的纸,眼角湿润,却还是故作严厉。

  小孩子的心思总是纯粹。

  陈生体内文宫天地,有一滴雨珠滴落,浸润文宫。

  陈生心有所感。

  拿出纸笔,以极快的速度写下几行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别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陈生之前只写了一半,便再也写不下去,此时却心有所感,将诗补全。

  其中,最后一句,原本是又送王孙去,不过陈生却将‘送’改成‘别’,更加契合情景。

  诗作写下,文气汹涌而出。转眼二尺高。

  出县!

  诗作写就,如有春风拂过,路旁那些杂草本来已经枯黄,只剩根部,深埋在地下。但是在春风的吹拂下,瞬间从土中抽出新芽,草叶蓬起,长势喜人。

  最前面的蔡夫子将一切收入目中。

  这首诗,写的不错。侵和接二字写出了一种动态美,值得推敲。

  而且全诗写草,但草生生不息,恰又在写送别之思,师徒之情,绵绵不绝。

  好诗。

  蔡夫子深深点头,此诗,出县,值得!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