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问题所在_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枪炮厂去观摩学习。

  刘升听完露出失望之色。

  这岂是长久之计?

  正当他想说什么时,便见工部员外郎刘鳞长道:“微臣以为,船厂的问题并非派一二工部官员督促就能解决的。

  说完,刘升看向何应瑞,示意他这尚书先发言。

  因此臣以为,不妨将龙江船厂现有官吏中的一部分剔除,大胆提拔新人,再仿照汝阳枪炮厂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模式。

  何应瑞想了想上午刘升在船厂官衙召开的小会,道:“船厂官吏办事仍有些拖沓,不够干练。”

  见事情过去,张千帆暗暗松了口气。

  何应瑞的话倒和船厂的主要问题沾点边,程注所言就往明朝老路上走了——朝廷需要的时候,派能臣干吏去督促;不需要的时候,就不管不顾。

  好在刘升并不是——方才刘升明显是有点动怒了,可在听完他与工部尚书的解释后,立马就能平息怒气,这点就让人很佩服。

  工部员外郎有好几个,各司其职。

  刘鳞长本是前明川南参议,因带领多县易帜降崋,且曾在北京、南京工部任职,多有政绩,因此被政务院调来南京观政,一段时间后任命为工部员外郎。

  随后,张千帆又引领刘升等参观了船厂的其他工坊,如蓬厂、油漆作坊、铁作坊、油麻地等等。

  此时听了他这番话,倒颇觉惊喜。

  他当即赞许道:“说的不错,我大崋就是要大胆改革前明的种种腐朽制度,解放工匠等各方百姓的力量,以提高生产力。

  刘升点点头,示意张千帆继续往前走。

  若只是龙椅上换了個皇帝,朝中换了一帮勋贵、大臣,百年之后,我大崋怕是跟前明没什么两样,甚至可能更加腐朽。

  甚至为了获取油漆、麻绳、桐油,专门搞了一片地种油麻和桐树。

  刘升穿越前虽然只是个兵,却也知道,这种一个厂什么都可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看似牛皮,实际生产效率较低,还浪费人工、物力。

  他本是大明的龙江船厂副提举——别看他是副的,却在龙江船厂任职十几年。相比很多在船厂干两年就调走的提举官,他对船厂是真有感情的,且懂得一些造船知识。

  看完之后,刘升虽不怎么懂造船,可还是觉得龙江船厂的工坊设置有些落后了,或者说不够有效率。也因此,他更加理解,为何在他给了图纸后,都过去一年时间,船厂工匠还没能吃透其中的技术。

  所以,最好等工匠们把技术吃透,材料也储备得差不多,再开建战舰。

  若工匠没吃透技术就开建战舰,一旦犯错,就会造成人工、物料的浪费。

  工部左侍郎程注道:“臣以为,或可从工部派出官员,到船厂专门督促建造战舰之事。”

  理解归理解,刘升还是追问:“第一艘风帆战舰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建?”

  刘升让侍卫将李长文及工部主要官员都召集到文华殿议事。

  他们完全没想到,刘升竟是如此看待改朝换代之事的,甚至是头一次接触到此种想法。

  毕竟在他们以往的意识中,改朝换代,主要就是皇帝换个姓。

  至于说朝中勋贵、大臣,说不定本就有很多是前朝的呢——大崋不正是如此吗?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