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3章 第一条铁路开通(中)_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西方知识,但骨子里仍深受华夏文化影响。

  于是,人们更感震惊。

  况且,火车虽然是头一次露面,但明显是由铁、木构成的人工造物,且大抵还有车厢的样子,即便一些百姓愚昧,也不会误以为是怪物。

  “就算朝廷让百姓用,怕是费用也很贵。”

  刘升步入火车站内,目光直接投向不远处的铁路,以及停在上面的火车。

  “车这么大?兴许牛马在里面?”

  往西延伸去的火车道两边,围观的人们都循声向车站看来。

  刘升走下马车,终于看到了落成后的南京南站。

  之所以不放在巡警部,一是因为巡护局主要为保护铁路、官道等而设,与巡警有些区别。

  从七桥瓮到鱼嘴码头的这条二十几里的铁路修建了四个多月,朝野早就有所非议,刘升通过绣衣卫等途径对此也有所了解,但并没有在意。

  刘升来到铁道旁边,仔细看了看,发现辆火车外形已经很接近他所知道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火车了。

  一些人想起那些关于刘升是谪仙的传闻,不禁喃喃道:“这莫非是陛下从仙界请来的神车?”

  “···”

  “···”

  至于铁路的修建、日常维护、经营等任务,却是交给了铁道司负责。

  哪怕隔了近百步,一些胆小的百姓也不禁吓得惊呼连连。

  大崋这第一条带着试验性质的铁路,铺的虽然不是钢轨(前文已改),却也是铁轨——在后世都有偷铁轨、电线卖钱的,更别说在十七世纪了。

  但因为是第一条铁路,所以目前还单行道(双轨,非单轨)。

  毕竟火车还没露面,人们只能看到铁路,看出修造这条铁路必然耗费颇大,却不知修来有什么作用,自然是质疑之声居多。

  事实上,普通厢也并非最低档,日后若是拉人多、拉货少,还可以让人直接坐后面的货厢。

  但惊奇、震撼是免不了的。

  百姓虽然感到震撼,倒没有引起混乱。

  “没错,就是九个!”

  便瞧见一辆冒着烟雾的长长怪车沿着铁轨跑了出来。

  “这火车似乎九个车厢?”

  再加上铁路是由科学院的人主持修建的,读书人不满大崋出朝廷轻视儒学,对铁路之非议便更多了。

  不论人们私下里怎么议论,当刘升带着侍卫团及随行官员走来,百姓仍下意识的跪拜高呼。

  呜——!

  长长的汽笛声响起。

  若是朝廷不管,别说铁轨,就是下面的枕木都会被人扒走当柴烧。

  “还在冒烟,该不会着火了吧?”

  “可不是嘛!不知这车朝廷是否允许我们租用,若可以,以后我们从鱼嘴码头运货到这边可就方便多了!”

  七节车厢中有三节用于客运,四节用于运货。

  刘升进入客运车厢转了转,只见一节是那种有对向桌椅的豪华厢,另两节则是没有桌子的普通厢。

  这里有售票厅,有候车棚,但主体建筑却是“南京铁道巡护局”。

  也就刘升是开国皇帝,威望极高,无可撼动,否则在铁路修建期间便有人联名上书进谏,阻止此事。

  “科学?当今那位重科学而薄儒学,恐非长久之相啊。”

  “那这车怎么动起来的?还越来越快!”

  其二便是有意识地避免兵权过于集中。

  “那它一趟岂不是能拉很多人、很多货?”

  “王生,你眼神不好,我可好着呢,那火车底下都是铁轮,哪里有蹄子?”

  郑森、王夫之、张煌言等人也在铁道外的人群中,却是直等火车看不见了,几人才回过神来。

  这几位都是聪明人,过去几月又在南京大学学到了不少与科学相关的知识,此时亲眼瞧见大崋第一辆火车运行,想到的便更多。

  张煌言此时颇为激动地道:“方才我见这车刚跑起来较慢,还以为不实用,没想到最后竟能快逾奔马!

  若如王教授所言,此车只需烧煤炭便可日以继夜的奔行,那可就比马车强太多了!尤其于军事上有大用!”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