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站在高考的风口_小欢喜小别离小舍得三部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是第5个了……

  朱曼玉就是这样站到了这些信息的风口,她侧耳倾听,心里无比后悔:我们来晚了。

  是的。她想,其实早一年就该住进这里了,这里哪是什么小区,完全等同于一个信息中心,简直是“民间考试院”,太重要了,我们来晚了。

  后悔之余,是无比感慨:这些信息、路径如此之多,细微处全是奥妙,且年年有变,别说家长还得上班,哪怕是爸妈其中一人脱产全力投入,也得当一门课程来修。

  朱曼玉环顾“书香雅苑”,还真有不少女人是不上班了,专门在这里陪读的;也有人每天早晨开2小时车去上班,每天晚上开2小时车回来,一天4小时耗在路上,就为了晚上在入睡前能陪小孩那么一小会儿,让人唏嘘感动。

  朱曼玉心想,以前说到“陪读夫人”“陪读妈妈”那是陪到国外去的,而现在连国内也陪读了。

  她这么想,压根儿没取笑的意思。事实上,那些女人言语间的信息量,丰厚到让她根本笑不出来,甚至让她有瞬间低矮到尘埃里去的自卑。

  因为,只要一比,她们与她高下立现,对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哪个口子,自家孩子以哪个方式去叩开这些门,她们是有钻研的,并且有所设计。一比照,就知道人家早两年就开始对小孩布局了,如今已进入收官阶段。

  只要一比,你就会瞬间明白:这还真像一门学问,你花工夫下去,结果当然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你这工夫还不是为自己花,而是为自家的小孩花,其功效也就自然会落在“你家的明天”上,让你家小孩在同样苦学的背景下,以相对便捷的步履走一条相对有效、合适的路,这既是为小小的他减少能耗,也是对你家的明天进行设计。

  只要有比较,人就有直感:起跑线提前了,家长助攻如今有多重要,它可能意味着小孩的差距。

  站在信息风口的朱曼玉,头皮发麻。

  她既想听,又想捂耳朵;既抓狂,又在心里埋怨老公冯凯旋:早该让你来这儿受受教育!看看你在忙啥,当然,我也晕头晕脑,自己这两年都在忙什么哪,以为小孩考进了重点高中就万事大吉了。哎哟,不够哪,难怪冯一凡最近成绩下得这么快,人家原来是这么干的,大人小孩协同作战,难怪拼不过。

  朱曼玉在与“书香雅苑”一众“陪读妈妈”的交流中,还被她们拉进了一个群“牛娃成群”,那里日夜滚动着诸如“今天物理第5题,谁家牛娃做得出”“明年高考据说每人有80多个志愿要填,谁来说说”“骄傲,我儿今天拿到了清华的签约”“不拼了,去美国读了”等等他人的信息。

  它们像一个个问号和惊叹号,让朱曼玉爱恨交加,既怕错失其中的营养和风向,又怕自己夜不能眠,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