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0章 军区改编_我的抗战有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方局黎城会议后,一二九师很快发出了《129师政治建军整军训令》,提出军队建设要转向整编阶段,并迅速启动了晋冀豫地区各种抗日武装的整编工作,冀南军区位列其中。

  改编后的冀南军区,各军分区对应的旅级编制、所辖部队番号、旅长分别如下:

  新编第四旅(原第第二军分区),辖第九、第十、第十一团,旅长序深吉;

  新编第五旅(原第四军分区,)辖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团,旅长易良品;

  新编第六旅(原第三军分区),辖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团,旅长高厚良;

  新编第七旅(原第六军分区),辖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团,旅长孙义成;

  新编第八旅(原第六军分区),辖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团,旅长詹德迎(詹政委);

  新编第九旅(原第五军分区),辖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团,旅长桂干生。

  另外活动在冀西赞皇一带的八路军平汉抗日游击纵队被改编为新十旅,旅长范子侠;冀西游击队、原赞皇独立团编为新十一旅,旅长尹先炳。

  这次的冀南军区部队改编,孙义成的六分区部队被编为了两个主力旅,即第七、第八旅,旅长分别由他和詹政委担任,可能是上级领导考虑到都是六分区的部队,战斗力强悍,他人来也不好带,所以就就地取材了。

  两人不但是第七、第八旅的旅长,仍然还是第六军分区的司令员和政委,六分区唯一有差别的是,一个主力团变成地方部队。

  孙义成不知道的是,这次八路军部队改编,改编的可不只有冀南军区,而是整个一二九师所属的八路军部队,而让两位首长决定进行改编的,原因竟然也是出在他孙义成的身上。

  一二九师进入山西抗战以后,因为战争需要,部队急剧扩张,一度招收了很多的士兵,不止是主力师在扩充兵力,分散到地方的各个挺进支队、义勇军纵队、游击武装,也都扩充了很多兵员。

  打仗人多了自然是好事,可是人多也带了相当的负面因素,第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部队的战斗力严重下降,根本无法和日军进行正面的对抗;

  其次,就是武器弹药的匮乏。人手多了战斗力下降了就没有办法展开有效的军事行动,导致无法从敌人那里获得武器装备,加上国民政府的各种封锁,部队只能让新兵拿着冷兵器训练和战斗,这样战斗力就更低,部队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第三,粮食匮乏。当兵的人多了,地方上搞生产的青壮劳力自然就减少,加上土地贫瘠,生产出来的粮食老百姓除了留给自己的,能拿出来缴的公粮也就不多了,也幸好有孙义成在某些时候的救助,不然情况更忧;

  第四,就是孙义成六分区的原因。六分区接二连三的的胜仗,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