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诗词路上撒欢跑_我做古籍修复得天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如何破?”

  如何破?

  皇城内姬怀赢猜测到的弦歌台下大儒大贤们更能推敲出来,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第一境是“立”,第二境必定是“破”,但以诗词如论这个“破”。

  “李同堂,‘立’了便是‘破’。如何破?”有西京书院儒门学生问。

  赫连城开口:“如何破,自然是‘莫等闲’的破。”

  回答很巧妙,利用了李相白振武词《满江红》中的句子,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就是“莫等闲,发愤图强的破。”

  太乐丞秦朝夕笑了笑,开口:“读书需趁少年时,光阴一寸难在晨。”

  “好一个破志诗”赫连城夸赞。

  本就好相貌,口出佳句,人便彰显的更加精神,看着玉树临风。

  秦朝夕以浩然正气吟诗,声音被回音壁传了出去。

  都听的清晰。

  李相白内心也赞叹,好诗!

  庞太师、左丞相等人赞不绝口。

  公主看太乐丞秦朝夕的眼神有点小崇拜。

  皇城内太后中肯的说了一句:“秦朝夕此诗一改往日谈情说爱的风格,确实不错。还是应了一句话,遇强则强,没有李相白,秦朝夕出不了这样的诗句。就是不知道李相白如何出诗。”

  姬西楼点头:“励志鼓舞,太乐丞此诗句确实是佳作。”

  姬怀赢说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不逊色太乐丞诗句的,可已经被赫连城说而来出来,李相白再要引用《满江红》的句子便少了气势。”

  姬西楼笑了笑:“有眼力!”

  女帝也好奇,李相白如何说这个“破!”

  西京书院弦歌台上的李相白感慨。

  自己是站在巨人肩上,要没有这些学识的积累,真镇不住场子,绝对会顺着台下如何“破”的提问开始费劲脑汁想怎样回答。

  可如今学院学生也好,文渊阁的大学士也罢,更或者太乐丞秦朝夕,都跑偏了。

  自己前世当中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的王圣人不是这样说的。

  都挑场子了,自己便顺着前世大师的哲学思想撒欢的跑。

  李相白多镇定。

  视线环顾,一字一句说道,第二境是“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守!”

  满场哗然!

  琅琊书院的农家女弟子神情陶醉,文人墨客手中折扇拍打着掌心,满脑子都是将此句赠送佳人时心上人被攻略的一幕。

  教坊司内空气几乎凝滞。

  太乐丞目露不可思议的神情。

  蓝小蝶也震惊呀,悄声对的江白衣说了一句:“此句一出,大周再无婉约词。”

  洞穿云霄的声音就从太岳书院一名兵家教书先生口中响起。

  “妙呀,真妙!”

  “妙在何处?”身侧太岳书院墨家先生不解的问。

  “这不就合了兵家‘兵者诡道’的精髓,我们兵家主张奇正结合,正可势如破竹,犁庭扫穴。奇则剑走偏锋,一击致命。李相白以诗词论境,第一境说了一个“立”,都认为立而后破,这就犯了兵家大忌。”

  身材魁梧,湛然若神的兵家先生此话一处,瞬间就将四周目光吸引了过来。

  李相白也是洗耳聆听,兵家知识真不懂,自己从前世掌握的声东击西、指南打北、暗度陈仓这些都不算,没有实际应运过。

  所以补书匠聆听的格外认真,内心还有点赞叹。对方竟然能从诗词之境关联到战场之势。

  太岳书院的先生声音洪亮,一字一句说道:“西风凋碧树,此句形容战场局势就是敌众我寡,所以领军将官要查清局势,顺势而出,制定正确的应敌方案,这叫立。何为破,破就是破军,但从战场动态分析,此时却绝非破势的最好机会。因为有西风凋碧树,敌军士气旺盛,所以兵家之道中还应有一个敌我士气此消彼长的过程。两军对垒,忌讳将官对整体局势的判断不明,士气动摇,而一旦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目的,将官、士兵就能目标一致,不以对方任何计谋为动摇,消耗对方士气。对手攻而不得,退而不能,势必心浮气躁,这不就意味着有了破军的机会。所以这个‘守’说的妙,我还断定李相白诗词第三境适才是破。”

  “秀呀!”李相白内心赞叹一声。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