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章 发行合同_华娱从1998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河。

  此时电影票房收益分账是这样的:在总票房收入中先上交5%的电影专项基金以及%的营业税,交完税后剩下的%的净票房(即可分账票房)为影院(这会还没有院线,电影院也是国资)和制作方所得。其中影院要拿走其中65%的份额,剩下35%才由制片方(含发行方)所得。

  举个例子,在每100元票房中,首先要上缴5元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元的营业税,剩下的元作为净票房再由制片方和影院双方分账。

  其中制作方可以分到32元。这里面还要扣除发行方的发行费用才是最终所得,发行费用大概在制片方分账的5%—15%左右,一般是10%。按照10%计算,发行费用为元左右,最后制作方能拿到28块多。

  这样算下来一部影片上映之后制作方能到手的也就电影票房的28%,一部电影依靠票房回本票房至少要达到制作成本的倍。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收入,比如电视播放权、录像带版权等。不过这些都买不了多少钱。所以很多人投资电影基本都是赔钱的,这也导致了国内电影市场越来越萎靡,很多电影人跑去制作电视剧。

  林东峻失望的原因也在这里,他一直以为制作方能拿到43%的分成,实际到手基本是总票房的33%,和现在选择票房分成后最终能拿到的28%相比,

  比他预计的收入要少了大约总票房的5%,这部电影将少赚很多钱。

  后来林东峻结合自己记忆中的某些记忆,也知道了这种分账模式一直持续到新世纪初。

  另一个时空中,真正提高制作方的分成比例是华夏开启大片时代之后,也就是《英雄》上映之后,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阵容的了要让你跟着投资赚一笔,现在和我预期的稍微有出入,不过应该还是可以赚不少钱的,至少比买断赚得那30%多……”

  今天来看片几位主演也是一起过来的,不过刚才出来后大家都去各忙各的了。林东峻此时也和菲姐一边走一边谈起新电影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