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章 日军的反应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非像今天这样,进攻发起的部队先渗透到日军山体内工事群,由里面向外打。否则进攻部队,稍有不慎就会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被打开的突破口,也会因为后援被切断,随即在一次的被封闭起来。

  不过现在对于苏英奇所部的优势很大,山体内尽管残余的日军还在抵抗,但是大部的日军工事群已经被拿下来。日军部署在这里的机枪,大部分被完整的缴获。仅仅弹药,就缴获了几十万发,足够使用一阵子了。还有两门速射炮,一门二十五磅野炮,百余发炮弹。

  日军修建的这些射击方向是向内的火力点,以及部署的大部分火力,在眼下却成为了苏英奇阻击日军反击的现成工事。但有了现成的工事可以依托,只是苏英奇改变计划的原因之一。

  在抵达丘陵顶部查看到日军纵深地形之后,让苏英奇改变决心的原因并不单单局限于此。这道丘陵海拔不高,山势更谈不上什么险峻,但是却是这方圆十几公里以内的制高点。丢掉了这里,日军为了保证纵深的安全,不玩命的夺回才怪了。

  而自己主动放弃这样有利的阵地,在总兵力不占优势,而日军势必要集中兵力夺回的情况之下。去和日军打一场混战,那存粹是自己吃饱了撑的。一旦被占优势的日军将部队建制冲乱,那么倒霉的可就是自己了。

  在作战之中将部队部署随机而动,顺势而变,在作战之中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到分散与结合收放自如,寻找敌军最致命的一点下手。在该调整作战方案的时候,绝对不含糊,不犹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是他的指挥风格所在。

  而这也是关内的十八集团军部队,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几年之内养成最经典的地方。来时如水银泻地,收时顺势而为。不过这种指挥风格,对部队组织严密性的要求很高。因为如果一旦部队分散开来,在需要的时候无法收拢,就会耽误整个战局的发展。

  开玩笑,打着打着部队放了羊,需要收缩的时候散的到处都是,那战斗还怎么打?所以这种作战对于指挥员对战机把握的敏锐性,以及判断力上的要求更高。因为独立活动、作战,一旦在调整战术与分析战况方面稍微把握不好,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杨继财此次孤军深入,也正是看中他这一点,才点名要他的部队过来。对于杨继财来说,十七师的三个主力团,那个战斗力都可以。但是关键在这个带队指挥的人身上,而不是部队的战斗力。知道此次作战自己弱点所在的杨继财,要的就是那种不死板,机动灵活的指挥员。

  苏英奇的计算还是相当准确的,就在他的部队刚刚在这座拥有三个山包的丘陵上站住脚。纵深的日军已经在身后的炮火掩护之下,迅速的发起反击。甚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