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郭嘉使团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下去,我辰河商会,就算再进一步,也不会动用任何武力。”

  两人聊着聊着,又开始继续各方合作的话题。

  郭嘉使团,在辰河商会呆了足足半月,才返回北方。

  郭嘉与杨锡的接触,基本上确定了全面的商业合作模式,辰河商会可以进入曹操掌控的任何地方行商,当然,需要交出玻璃、晒盐、造纸、酿酒、火柴等技术。

  至于铁轨,杨锡坚持不想交出炼钢的高等技术,郭嘉没有办法,只能采取购买钢材,聘请技术团队的合作方式。

  铁轨是曹操特意交代,必须建造之物。曹操可是聪明人,他早计算好了,如今杨锡和自己实力其实势均力敌,并不占多少优势,杨锡往南海海外发展,自己为何不往北的草原发展呢。

  在以前,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因路途,交通过于麻烦,但如果从冀州,修铁轨至乌桓、鲜卑,甚至更北的广袤地区,铁轨所至之处,与冀州几乎零距离。

  曹操不知道,这正是杨锡想做之事。

  五月,北方变革正式启动,改制令贾诩、持节令郭嘉分别执掌内政、文化等内政制度和外交商业合作。

  贾诩请陈群等人休整律法,请孔融、王朗等人改革学制等等等等,一切有序进行。郭嘉则沟通进行商业改革,也设立港口和集市,并开始规划铁轨。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最大的阻力,便是此时的掌权者自己,也就是士族。

  废除奴隶制度,这一条就极难进行。当《大汉法典》颁布时,各地疯了。

  幽州涿郡人赵犊、霍奴等借机聚众起事,杀幽州刺史及涿郡太守。这本来是要过一段时间再反的人,竟然提前就反叛了。

  曹操亲自率军进讨,击斩赵犊、霍奴等人。

  曹操刚击破赵犊等人,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又攻来了。

  这有军十余万,乌桓也很强大啊。

  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匈奴破东胡后,东胡部落迁至乌桓山,遂以山名为族号。

  汉武帝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原臣服与匈奴的乌桓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

  光武帝刘秀时,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

  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但乌桓王蹋顿,却有能力指挥各部落联军十余万人。蹋顿号称“以雄百蛮”,拥军三十万,其实真正的正规部队,也就十余万。

  但这就极其恐怖了,十万铁骑是什么概念,曹操此时才步兵二十万。

  蹋顿与军阀袁绍交好,不但派遣使者求亲,还发兵援助袁绍讨伐公孙瓒,在公孙瓒战败之后,袁绍正式接受了蹋顿的加入,不但有模有样的以朝廷名义赐予蹋顿和他一众部下,如难楼、苏仆延和乌延这些人单于的封号和印绶。后来还履行了蹋顿的求亲事宜与乌桓部落的首领联姻!

  可惜没多久,袁绍就死于和曹操苦战的官渡之战!而蹋顿则选择了继续与袁绍的后人维持盟友的关系。

  这个后人,除了袁尚袁熙,还有袁绍的外甥高干。

  高干此时投降了曹操,为并州刺史。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