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振聋发聩定根基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解释了。

  两人一边解释,一边递给各家族每家一份小册子,上面写着租用船只的收费标准,并且还有长期租用的打折优惠。

  这种手段,这个时代的人哪里受得了,个个被惊愕的一愣一愣,心中叹服。

  杨锡却拉了李珪,开始聊起税收的问题来。

  之前辰河工厂小,县丞又是胡家人,李珪对杨锡这人也有提拨的心思,所以任其发展,也没提税收之事。但现在,辰河工厂风生水起,再不收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若是有人拿此说事,怕是李珪这个县长,也是做不长久。所以杨锡这次,却自己主动提出,不让李珪为难。

  “李大人,这税收之事,还望大人给个章程。”杨锡直接试探。

  李珪想想道:“此事倒是好办,按照制度收取,一般都是三十税一,酒类要高,能达到十税一。但这其中关窍,却也可以把握!”

  杨锡一听李珪这话,却是有些想放水的意思,果然你给人面子,人给你尊重,之前纸啊酒啊的,没有白送。至于银子,杨锡知道有一种士族,送银子你是看不起他,李珪就是这种,自命清高的。

  “李大人,此事我辰河工厂,辰河港,绝对不让李大人为难,但有一点,如今天下渐乱,税收交上朝廷,还不知道落入谁的口袋。所谓取之于民就应用之于民。我辰河工厂可以上交部分税收,让李大人有个交代,但大部分,却是可以用于农业建设。我这里也有个方案,李大人可想听听?”

  “但说无妨!”

  “我辰河工厂,可以交出辰河神车的制造技术,用以抵扣一半的税收,当然,这并不是简单交出。整个鄂县范围内,怕是有百乡之多,我辰河工厂,可以承诺,所请必到,每乡协助制造一台,包教会。不过这玩意儿,没有河流经过的地方,那是没办法的,所幸鄂县河流众多。还有,我辰河工厂将会传授黄麻的种植技术。”

  李珪点点头,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官,对杨锡提出的建议,绝对赞成,但他知道杨锡没说完。

  “你继续说!”

  “我将与每一台辰河神车签订契约,所出产之纱锭,以百斤二百五十钱的价格收购,由我辰河工厂,发往各地,不管多少!”

  听到此处,李珪惊出一身冷汗。

  这是将整个鄂县,作为杨锡的供应工厂,而且是捆绑的。他自己完全可以解放出更多人,进行高端操作,底层生产,交由所教会之人。一旦这个产业发展起来,这些人的利益与杨锡捆绑,想动他,全县人都不同意,从工人到家族。

  “李大人,我要的利润不多,一千斤才五十钱的利润。虽然有些利益捆绑的意思,但如此一来,您再想想,二三年之后,鄂县的变化,将翻天覆地。县内的税收,将增加多少。我们现在是单纯的向土地要粮食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