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4章 大儒世家_三国演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辰河城,此时已然成为天下共尊之地。

  陆陆续续有好消息传来,杨锡不知道王政君的登记算不算好消息。

  杨锡在网上浏览着各地登记的更新,看到王政君消息,又看到了给王政君登记的这人。

  欧阳曦。

  “咦?这个姓很少。”

  “地仙初期,杨锡便赶紧在裁决部内部资料查询这人消息。”

  “欧阳曦:青州千乘县人,汉光武帝刘秀时宰相欧阳歙之后。家贫,早年东莱郡时,编入特务营,因考核成绩优良,为最早改造之一批,现地仙初期境界,为长安裁决所所长。”

  杨锡看着这一串资料,知道这人是标准的辰河人,千乘县在东莱大战,官渡之战时,乘机收入囊中,如今超二十多年了。这欧阳曦才三十多岁,十多岁便接受教化,家庭成份很好。

  “给我查查欧阳歙!”这个就只能在自己大脑系统中查阅了。

  “欧阳歙:字正思,千乘人。为人廉恭礼让,以祖传“伏生尚书”任博士。王莽时任长社宰,后投更始帝刘玄任原武令。东汉建立后任河南尹,封鄱阳侯,迁升汝南太守。在汝南任官九年,教书育人,任用贤才,颇有政绩。光武帝建武十六年拜相,任大司徒。此后欧阳歙为人不知自爱,依靠自己的权位,贪得无厌。后被查出,死于狱中,后人皆受牵连,再无出官者。”

  杨锡明白了,这欧阳曦祖上,竟然是当到大司徒的大贪官。

  “但是祖传尚书又是什么鬼?尚书还能祖传?爵位可以祖传,官位也能祖传?”

  杨锡这就不解了,遂决定再查。

  查了一会儿,杨锡终于找到出处。

  “原来欧阳歙祖上欧阳生,幼习经学,成为汉《尚书》欧阳学说的开创者。自欧阳生治《尚书》起至其八世孙欧阳歙,代代相传,史称“欧阳八博士“,也称“欧阳尚书学派“。”

  杨锡还查到,千乘县有八博士墓地。

  “偶滴乖乖,原来是大儒世家后人,看来儒家也要显世了,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想挖墙角,如果老老实实,按照我的规则,我倒是愿意给你们传播文化的环境,若是偷鸡摸狗,不服管理,我让你们绝了门户。”

  杨锡又继续查着系统,发现这欧阳氏抛开儒门身份不提,便是其姓氏来历,也很是不简单。

  原来这欧阳乃是单一来源,源于姒姓,出自越国勾践后裔子蹄的封地,封于会稽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属于以封爵名称为氏。

  这是华夏的正宗血统,连与胡族融合机会都不曾有。

  查到这,杨锡不再犹豫,马上打电话给祝公道。

  “喂,元首,有何指示?”

  “公道,你马上调长安所所长欧阳曦来辰河堡,这人我要了,另有安排。”

  “是,元首!”

  欧阳曦诚惶诚恐,接到电报,即刻启程往辰河城,一路上茶饭不思。

  都地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