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三章 赵为之赵(上)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民献粟米、布帛、金钱、牛马、畜产,皆为置平贾,与主券书之”,只怕赵侯还不能够这样愤怒,以至于说出什么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之类的话语。

  他见赵侯这样说,便先试探着说道:“君上,民众求利,按墨家的道义,若说皆为置平贾,与主券书之,只要能够守住邯郸,倒也不是不可以答应。”

  赵侯大笑道:“置平贾?若真是置平贾,我哪里会说民众贪婪无厌呢?”

  “这邯郸之民,竟是趁国之危,要放高利贷给我呢!”

  说完,将手中的书信送到了公仲连手中,说道:“你看看吧,这些民众再要求什么?”

  公仲连接过书信草草略过,终于明白赵侯愤怒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书信,是赵侯为公子时候的中庶子再五拜访了胡非子请求胡非子出面帮助防守邯郸之后,胡非子开始集结民众,以民众“公共意志”的名义,给予赵侯的一封信。

  赵侯刚才说,若是置平贾,也就不会说民众贪婪无厌了。

  所谓置平贾,也就是一种无息贷款,即为:守城的时候,征集民众的一切粟米、马匹、薪柴、房屋等,皆按照市场价记录,将来按照平价偿还。

  这个放眼天下,已经算是惊世骇俗,贵族们多会觉得这不可思议:我用庶民的东西守城,居然还需要赔偿?

  贵族用庶民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赔偿?

  这是一个很高深的问题。

  高深到需要墨家那些加起来能有一尺厚的各种书籍来解释赔偿的合理性。

  这也是个很粗浅的问题。

  粗浅到民众不需要看墨家那些加起来有一尺厚的书籍的论证,只是单单说出这个观点便会得到无数的拥趸。

  这些惊世骇俗之言之外,如今邯郸的民众算得上是“变本加利”,利息的利。

  这时候放高利贷的很多,不少的贵族也转行从单纯地依靠地租收入,投身到放贷人的行当当中,后世的孟尝君是为其中的佼佼者。

  这一次邯郸民众的要求很多,而第一条也是大量以土地为生的邯郸民众的要求,便很有意思。

  书信上说,经过邯郸民众的集体共商,以众意的名义,向原本的公子章、如今的赵侯提出如下要求:

  公子章在邯郸已经进行了一些授田的变革,一如墨家所给出的建议,将土地授予民众,只收取民众的税,而土地将以二十年付清赎买的方式成为庶民的私产。

  如今这项变革已经进行了许多年,但是大部分的民众依旧尚未还清所有的“贷款”。

  这其中有一部分民众对于贵族颇不信任,不放心这些土地是否将来真的可以归属自己,于是只按照每年最低限额的数量进行偿还。

  对此,这一次邯郸将要被围,正是邯郸城急需粮食的时候,众人经过墨家的组织,正式向赵侯提出:征集粮食可以,但是粮食作为民众的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