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 收乌桓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用的单于!”

  “废物!”

  “走,我们南下投蹋顿王去!”

  “走,走……”

  最后还是走了七八个小部落的首领,带走了两万余人,牛羊就不敢带了。逃命呢,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

  太阳依然早早爬出云端。

  让人一起床就感受到热意,似乎要告诉人们,现在是夏天,天气热就对了。

  刘琦到达索圾湖时,湖畔已经有十余骑在那儿候着了。

  为首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稚气未脱的孩子。应该就是乌桓单于楼班了。

  身后的顺达刘琦认识,其他人刘琦就不认识了。

  刘琦策马上前。

  顺达在楼班耳边嘀咕着什么,应该是在给他介绍刘吧。

  当刘琦距他们只有三十步远的时侯,楼班下马拜倒“乌桓单于楼班拜见骠骑将军大人!”

  “你就是楼班?”刘琦现在的姿态高多了,高坐马上,淡淡地说。

  “是!”楼班老老实实地回答,强者的威势让他抬不起头。

  “起来吧,上马!陪我到那边走走。”刘琦指了湖的另一边。

  “谨听尊上吩咐!”

  楼班起身上马,阻止了身后卫士的跟随,只身单骑跟随在刘琦身后。

  两骑走的很慢,就象两个到草原观光的游客,随意地骑了两匹马在草原上溜达,欣赏这草原的无限风光。

  楼班默默地跟在刘琦身后,刘琦不问,他也不作声。

  “楼班,跟我说说你的想法吧?说说你为什么想投降?”刘琦问道。

  “禀尊上,我一开始就没想跟并州军开战。只是迫于族中各部的压力,才不得不派兵与尊上的军队交战。”楼班道。

  “哦?说说你为何不想交战?”刘琦又问。

  “我的父王丘力居大人是乌桓的英雄,他带领乌桓走向强盛,但是终其一生也没有踏入汉土半步。我父王与公孙瓒将军为敌十余年,未得一胜。所以他便要求我从小学习汉文化。

  我从小便在幽州长大,在刘虞大人治下的汉学府里。随着对汉文化的学习越深,我对大汉的敬佩之心也就越强烈。

  我不觉得以乌桓的实力能与大汉相扛。尤其我在汉学习的这些年,骠骑将军在并州的崛起,对鲜卑、对匈奴的强势,早已是幽并儿郎从小便口口相传的故事。

  我……我从小就崇拜将军!所以将军大军剑指乌桓山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乌桓不可能会赢得这场战争的。”

  “我杀了你们那么多勇士,你的族人们能心甘情愿投效于我吗?他们不会怨恨我吗?”这小伙儿可以啊,还精通汉学呢。

  “怨恨肯定是不会的,草原的生存法则就是――强者为尊!人们只会看不起弱者,对于强者,他们永远崇拜!因为依附强者,能使他们更好的活下去。”楼班继续回答。

  “如果我接受你的投降,我将会把你的族人打散融入到我治下的领土,让他们与汉人一同生活,你愿意接受吗?今后就不会再有乌桓这个民族了,与我大汉子民一样生活,不管是耕种还是放牧,都必须按照我并州的规矩来。当然,我相信他们只会过得更好!”刘琦这个问题是要点。

  “我愿意!只要能让我的族人平安的活下去,我愿意接受尊上的所有条件!”不同意又能怎样?还能跟你打么?

  不管是鲜卑还是乌桓南侵,不都是为了族人能象汉人一样稳定地生活么?谁愿意在寒冷的冬天忍着严寒守着一堆堆冻死的牛羊落泪?

  两人谈了很久……

  刘琦反倒不觉得这个孩子是一族之王,而象一个孜孜好学的普通孩子。

  最后刘琦同意楼班领余下的六万余乌桓族人融入并州,抽调五千青壮编入关羽军团。关羽军团派周仓领五千将士护送乌桓人往蒙州,将一部分交于沮授,另一部分迁入并州。

  至于楼班的姐姐,刘琦反正是许给了周仓,至于感情,就让他们自己在护送的途中培养吧。

  楼班决定交接完手中的权利便南下晋阳,刘琦应允。阅读最新章节请微信号rd444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