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章 三国第一发明家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在平城时酿酒一样天天往酿酒坊钻了。

  刘琦给船舰上构思了巨型武器――巨驽和小型投石机。

  这个对马均来说没有难度。

  这些东西战国及秦时就有了,只不过没有用在水战上而已,改改就好了。

  还有一个东西,就是指引方向的东西。

  马均本就已经开始再改良指南车了。

  刘琦又提出有磁石造指南针的概念供他参考。

  天才总是有一些缺陷的。

  上天给了你聪明的头脑,自然会夺走你一部分东西。

  就如马均,上天给了他发明创造的天赋,就夺走了他的语言天分。这个严重口吃的毛病,也限制了他的表达能力。

  也许正是这个缺陷,让他养成了少说多做的品行和习惯。

  才二十多岁,所改良的织棱机和发明的龙骨水车就注定会被写进历史。而根据刘琦的思路,如果成功造出龙骨帆船,那将是多么伟大的发明?名垂青史那将是必然!

  那个时代的航海人员,不论东方的,或是西方的,都只能掌握初级的引航技术,即只凭对地形、水势的辨认以计远近,观测日月星辰以判别方向。

  秦始皇重视航海,统一全国后,曾五次巡视各地,包括渤海沿岸的一些港口,在芝罘刻立石碑。他最后一次巡视是从镇江附近乘船出海,扬帆北上,再次到达芝罘。秦朝有几次较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徐福东渡日本,就是其中的一次。

  从沿岸航行到远洋航海汉代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繁荣强盛的朝代,航运有较大发展。汉代不但开拓了广泛的沿海航行,而且向远洋发展,远达印度半岛的南部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并以此为中介,使得当时世界上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连结起来,构成一条贯通欧、非、亚的海上航线。

  船只是硬伤,方向的指引也是硬伤。

  船只受天气影响非常大,而航线也只能靠着海岸近海航行。

  等龙骨帆船建造出来,会不会提前千年开启大航海时代呢?

  想想就让人激动。

  当然激动的是刘琦。

  马均同学,名垂青史的大航海时代的先躯的责任就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把握呀!

  你可能会成为千古流传的第一发明家哟!

  我要的是将大汉的龙旗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就算不能占领,那也可以资源掠夺不是?

  中国,中国!

  世界的中心!

  yy了……

  为了加强船只的坚固和抗击打能力,刘琦又让马均试验在船身和一些易损部件外面包裹铁皮。

  这个就需要铁匠帮忙了。

  蒲元又要开矿又要打造兵甲,不可能有时间的。

  刘琦只好从阴馆调来蒲项,辅助马均。

  等荆州的造船工匠到达晋阳时。

  刘琦安排马均、蒲项寻出几个大师傅,商讨着在汾水畔试着打造出一条长约三丈的小型龙骨帆船。

  江东的人不会那么快来,而且现在并州的资源明显的比新城锦城丰富的多。如果能在晋阳试验成功,那到了锦城便可以直接开始打造大船了。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看着马均在白纸上勾勒的图纸,刘琦惊讶万分。这几何是谁教的?

  这个明显不是马均自己弄出来的嘛,墨家?公输家?

  若秦汉不坑杀诸子百家,谁还敢说欧几里德是几何之父?

  。

  ps:书友们,我是凌风笑诺,推荐一款免费小说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书友们快起来吧!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