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五溪蛮王沙摩柯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母亲是汉人的缘故,父亲专门从掠来的汉人中为他挑选了一位汉人老师,从小教习汉家文化。

  所以沙摩柯在五溪蛮中从小就颇具声望。

  因为汉文化的高深并不是简单地学会说汉话就能理会其中的真谛的。

  沙摩柯能学会那些汉家文化,除了父亲给他找的老师好以外,还有母亲从小给他打下的底子。

  沙摩柯最后能快速地成为五溪蛮王,除了他勇武过人以外,也是因为他知书达理,脑子灵活。各种蛮人解决不了的麻烦和困境总能在他这儿找到解决办法。

  所以,沙摩柯18岁便因父亲的离逝成了五溪地区最年轻的部落首领。22岁便被五溪各蛮推选为五溪蛮王。到如今他也不过25岁而已!他绝对是蛮族中的天才!

  沙摩柯并不想一辈子躲在大山里。

  而从小受到的汉文化薰陶,让他明白汉人的富裕是靠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得到的。他不象其他蛮族首领一样认为自己的族人天生就是大山里的种族,与山为伴、为兽为伍。对于汉人可以羡慕,可以抢掠,就是不去学习。

  在他成为五溪蛮王后,他积极地领导族人向汉人学习耕种知识。让族人不再依靠飞禽走兽生活,而是以打猎与耕种相结合。让族人生活得更加富足。

  他本不欲与汉室为敌,可惜当时的武陵太守陈和贪得无厌,除了从他们手中强征山珍马匹外,还要他们将种出的粮食交出一半给郡府。

  可知道以蛮的劳作水平,种出的粮食根本不够族人食用,没有再向沅陵以北继续劫掠已经不错了。你还来盘剥?

  沙摩柯当然不肯了!

  陈和派兵来清剿过几次五溪蛮,但从不曾取胜过。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从迁陵、沅陵往南,武陵有一半的地方就成了一个汉王朝管不到的独立王国。而这个贫穷的王国就是五溪蛮族,那个王国的王就是沙摩柯。

  沙摩柯是一个有心向汉的人,大汉王朝的兴衰荣辱,他也一直在。

  虽然他不喜欢陈和,但他不排斥刘表,他喜欢刘表的仁政。

  他当然也知道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刘琦、孙策……等天下诸侯。

  他也恨不得自己是这天下诸侯中的一员,能为大汉王朝的中兴出上一分力。就算不能成为诸侯,他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某路诸侯手下的强将,随主争霸天下!

  因为他的母亲从小就告诉他,他有一半汉室宗亲的血脉。他是贵族,而不应该是流落山间的蛮夷!

  荆南叛乱他当然知道。

  因为张羡在起兵初期曾派人来联络他,希望他能出兵相助。并承诺以武陵全郡为战胜后的报酬。

  换着一般的蛮王可能当时就答应了!

  可是沙摩柯没有答应。

  他虽然不能与汉人中的智者相比,也不一定能够看得多远,更不是不想要张羡许诺给他的好处。而是他根本就看不出来张羡在这场战争中有任何的胜算。他不是傻子,所以他不会带着族人往坑里跳。

  相比于叛乱的荆南郡兵,他更相信刘氏父子能够顺利渡过这一次危机。

  他就算选择亲汉,他也不会投向站不住脚的叛贼,他宁愿选择跟自己有亲缘关系的刘氏宗亲。就算这份血脉已经远久到淡如水的程度。

  桓阶来了,带着大军来的。

  沙摩柯并不知道这个人。但他知道桓阶带来的是张羡的叛军。

  叛军来了,刘氏父子的官军还会远吗?

  自己该如何抉择呢?

  ……

  本故事纯属虚构,编得我累那个累……想看的书找不到最新章节?咳咳咳,这都不是事儿,推荐一个公众号,这儿有小姐姐帮你寻找陪你尬聊!微信热度网文或rd444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