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科技成果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弩、战刀……

  本来刘琦想在长安再建一个兵器司的,想想为了开源节流,又从蒲元议,将浦项调往留城主持大局,将设计方案和配件样品送往留城便好。

  留城的铁矿场和铁匠作坊都已成规模,取材方便,工艺成熟,人员配备完整。地势地型又隐敝,城内百姓又十分拥戴刘琦,实在是建兵工厂最完美的地方。

  在诸葛连弩的基础上改进和加大的重型连弩也很快被几人联手研发出来了。

  有了蒲元的加入,什么特制弩箭、什么绞架、什么易损部件全部由青铜或者镔铁打造或浇注而成。

  那威力,百步以内,三尺厚的土墙都能射穿。估计除了神刀卫的纯铁盾,全大汉也没有能挡得住如此巨大的机械弹射力了吧?就算是神刀卫的铁盾,怕也只能阻止被射穿,而挡不住它那巨大的冲击力。

  这要往城头摆上两三张,还有人敢来冲城?

  五十连发耶,都要赶上热兵器时代的重机枪了,准确来说那杀伤力比重机枪还强。

  这东西再加上弩身可以旋转的话,简直可以无敌了。

  要再摆上几张在太史慈的船头船尾,那岂不是可以称霸全球的各个海域?

  那时候的船舰多以木质为船身,一照面哪儿也不射,就对着水线以下位置猛射,哪家的木板船扛得住?自个儿下水玩儿去吧!

  刘琦为了表示对马钧的认可,将连环重弩命名为“千钧神弩”。

  接下来就是对轮式发石车的试验和研制了。

  这帮人魔怔了!

  科技改变世界,也改变了这帮人对机关学、几何学及力学的认知。

  很多原理中华民族的古人们已经在应用了,可惜强权扼杀了真理,没有书本记载也就没有形成专门的学术。反而被儒学讥为旁门左道。

  就连蔡邕和刘表都加入进来帮助奇匠司整理资料和将其原理转换成学术编注成书了。

  也就是说蔡邕这个一心修汉史的倔犟老头儿开始写刘琦治下的事迹了。

  也许他已经明白了许多道理,也许他也看透了刘琦的心意,也许他是看中了刘琦他们提出的新的学说……

  虽然他不是个当官的料,但是他不笨,还是分得清天下形势的,而且作为汉室宗亲的刘琦确实比汉帝刘协更适合做这天下之主。

  现在让他注书立学他还是非常热衷的。

  接下来刘琦趁热打铁,在长安开办了中华民族史上的第一座理工学府――长安奇工书院。由老爹刘表任第一任书院院长,由蔡邕、刘表为理论课讲师,刘琦、诸葛亮偶尔客串一下。

  择优秀学员送到奇匠司跟随马钧、月英上实践课。更优秀的则直接调到奇匠司参与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享受优厚的待遇。

  这让许多工匠的后代和有奇思妙想的年轻人看到了除了读圣贤书之外的出路。

  科技改变世界!

  科技改变格局!

  科技改变全人类!

  ……

  刘琦心里很舒服,因为他改变这个世界的想法正在一步步实现。至少他治下的民众正在一步步改变思维。

  商人的地位在提高,工匠的待遇在提高,百姓拥有了土地后形成的新的农民生活品质也在提高……

  而士族也不再排斥刘琦的新政。

  接下来,科技也将正式影响军事和民事生产生活。

  ps:书友们,我是凌风笑诺,推荐一款免费小说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书友们快起来吧!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