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章 益州人事_310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个临时的智囊团。包括徐庶、诸葛亮、庞统几大谋士,还有早一步投降的李严、费观、法正。

  几人商议后。

  首先一点确认的是刘琦表诸葛亮为益州刺史,说是上表,这个时候的琦对人员的安排已经不需要上表了。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以示对天子的尊重。天子没有实权,同不同意根本不重要。掌握实权的曹操名义上又跟刘琦是盟友,虽然暗地里少不了争斗,至少表面上还是得把面子做足的。

  这群人当中,有才能的不在少数。可以说能治理一州政务的人也不少,至少徐庶、庞统都有那个能力,或许黄权、刘巴都可以做好。但是徐庶要统兵、庞统似乎还没得到刘琦集团内部认可,这么重要的位置不可能交给一个新投之人,当然就更不会考虑新降的益州众人了。

  还有一点是,诸葛亮跟随荀彧打理了两年政务后,也已经熟练地摸清了刘琦的治政理念了。这众从的人才中,也确实没有比他更适合坐上这个位置的了。

  所以,年轻的诸葛亮站在了一个别人一生都望尘莫及的人生高度之上。而这只不过是他的而已,许多人穷其一生也达不到的高度,而这只不过是他的而已。

  不过诸葛亮手下的别驾、从事、治中、主薄之类的,那就得从益州的众多官员中去挑选了。

  诸葛亮本想要庞统做他的别驾的,刘琦没同意。直接告诉他庞统、法正更优于军略,他另有他用。所以诸葛亮最后选择了费观,而费观却给他推荐了族子费祎。这个蜀汉四相之一的人刘琦是知道的,所以刘琦同意了。黄权被李严荐为从事,董和为治中。由于刘琦治下实行军政分开,所以李严、费观分别被派往巴郡、梓潼为太守、李恢为巴西太守。

  徐庶的统帅才能已经得到了刘琦集团的认可了,刘琦也没打算把他再调回去。留下包括张燕的黑山营、沙摩柯的飞虎营在内的关中大军五万,整合益州降军五万,共计十万人,组成西南军团。徐庶为统帅,法正为参军,文聘为副,张绣、张燕、胡车儿、严颜、泠苞、吴懿、吴兰等人为将,大军南移,准备收服益州南部。

  曹性转归郑弘治下,统管益州治安部队。

  刘琦本想把关平捉回长安上学去的,这是刘琦班底的第一个二代将领,刘琦对他寄予相当大的厚望。可是想到诸葛亮的安全问题,最后把他留在诸葛亮身边做了主薄之职。虽职,却也体现了刘琦对关平的看重。他不希望关平长大后只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将,而希望他能够成长为新一代的统帅型人才。至少在诸葛亮身边,他会学到很多东西。同时还能保护诸葛亮的安全。

  剩下的张松、许靖、刘巴就要刘琦一个一个地亲自去说服了。

  许靖其实就是顶着名士光环,靠嘴混饭吃的。刘琦提议回长安创办“大汉月刊”,由他来主持,可以收录他个人对天下大势的见解,亦可报道他对天下英雄的点评,还可以推广一点生产常识。面对刘琦治下的所有地盘推广发行。许靖一口就答应了,这本就是他的长项,而且还得刘琦治下官方认可,何乐而不为?

  刘巴是一个精通律法之人,刘琦请他去长安做陈群的助手,完善各类法典。刘巴不是很情愿,他其实心底是有一些向着汉帝的。但是,他同是又是一个看得清时势的人。几经纠结,最后还是同意了刘琦的征召。

  最后一个就是比较麻烦的张松了。

  他本来在益州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别驾了。这下为刘琦入川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所有人都有了相应的封赏,唯独他还没有着落。

  他心中多少有一些对刘琦失望。

  也有一些对好友庞统的埋怨。

  不过,最后他得到了一项其他益州官员都没有得到的殊荣刘琦带着庞统亲自登门。

  ps:书友们,我是凌风笑诺,推荐一款免费小说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书友们快起来吧!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