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8章 刘备的抉择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酒当歌,开怀畅饮。

  鲁肃本就是个豪迈之人,当年在江东与众人相处的也是甚好的。难得回一次江东,自然会找众从饮酒畅谈。

  张昭何等聪明,能在孙氏三代以及刘备手下都混到高位,那察言观色的本事是绝对差不了的:“子敬确实有宴请过我等,汉中王的动向也与我们叙说了一番。亦劝我等劝主公与汉中王携手,共伐曹操,以正汉室。”

  刘备眼神望向陈登,有些话不能自己问,作为主公,必须要保持大度。

  陈登心领神会,替刘备问道:“哦?子布公与诸位何意?”

  “元龙勿急,待我慢慢道来!”张昭朝陈登摆了摆手,又躬身对刘备说:“禀主公,昭以为子敬之议可取,又不可尽取!”

  “嗯?”刘备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张昭是什么意思。

  “主公你看,汉中王驱外敌、征内患,确有赤子之心。但如今天下三分,势均力敌。今汉中王欲打破平衡,与曹操开战,实力二虎相争也!古有云: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昭以为,二虎相争,二虎必伤!主公何不坐山观虎斗,尽快发展自身实力,待二虎皆伤时,再猛龙过江,尽得渔翁之利?”不得不说张昭的出发点确实是为了刘备。

  华歆作为刘备的第一个谋臣,地位虽然渐渐被陈登取代,但也是刘琦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大脑:“子布公可曾想过,曹刘二人不论哪一方获胜,地盘与实力将会徒增许多?到时候,恐怕我们即便是龙,也过不了江矣!”

  大家说的都是有道理的,这些分析让刘备不禁头痛。

  张昭:“子鱼焉能不知,曹操刘琦二人,虽然看起来汉中王地多将广,实际上实力相差不大也?且不问两份檄文孰真孰假,一旦开战,必是旷日持久之事,谁能轻易地击败谁?少则三五年,多则十数年!我主占江东、淮南,得天然之利,趁两军开战而大力发展,训练军士。不动则矣,一动如虎!不呜则罢,一呜惊人!”

  刘备大手一挥,阻止了双方的争论:“曹操也派使者来!”

  “哦?那是何人?”一直没有开口的王朗开口问道。

  刘备:“荀攸荀公达!”

  王朗:“主公已见过他了?”

  刘备:“见过了!”

  刘繇也忍不住出声了:“曹操何意?亦是来求盟乎?”

  刘备:“曹操已于前几日开国称魏公!并着荀公达传陛下旨意,封我为吴王。”

  “啊?曹操贼子,焉敢善改大汉祖制?实有不臣之心啊!”刘繇是正宗的汉室宗亲,可比刘备这个天子亲口承认的“皇叔”来得正,他这是真的为大汉的江山而心痛。

  “是啊,曹操焉敢如此?”

  “对呀!就是就是!”

  “其实刘琦能称王,以曹操的功绩未必称不得公!”

  “也是也是!”

  堂下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但是有一个重点是刘备被封吴王,似乎被大家给忽略了。

  总有人会善于把握机会。

  阎象就是这样的人,作为袁术一派的降臣,他的地位其实挺尴尬的,nn绩自然比不过陈登、华歆、简雍、孙乾等老人,论能力也比不过张昭、张纮等江东才俊,论身份地位更比不过刘繇、王朗等当世名人。平时他是说不上什么话的。

  但他能够在袁术手下混得高位,也不是庸才,最少他是善于反握机会的。

  就像现在,他在众人在为曹操称公的消息惊叹的时候抓住了要点:“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封王!臣拜见吾王!”

  说着还真的拜了下去。

  众人顿时幡然醒悟,原来大家都忽视了重点。

  一个个跟着拜了下去:“恭喜主公荣登王位!”

  刘备却没显得兴奋,挥了挥手:“诸位先起来吧,吾招诸位回来正是为了此事,吾正为此事烦恼呢!”11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