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5章 诸葛北伐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豫章东部;彭材、李玉、王海等起为贼乱,众万余人,被贺齐讨平。

  刘备得江东后,虽然也组织过对山越的讨伐,但还没多大的成效。

  黄乱、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人占据了今福建中北部,私设昭武、将乐、南平、建平、建溪等城,与汉治县城东冶对立,常有骚扰。自立法度,完全不受刘备节制。

  本来正在跟这些人谈判的贺齐也因战事需要被刘备招至了张飞手下。这帮人便又过上了无法无天的土皇帝生活。

  孙权统领江东的时候,本来是向许都朝庭报备过,准备让贺齐收服这股山越建城设郡的。但后来刘备来了,这事也就耽误下来了。

  诸葛亮大军一沿着南海岸一路向北,从密林中穿行。到达东冶时已是六月。

  天气潮湿而闷热,许多士兵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疾病。

  南北地域的差异,很容易让人产生水土不服。

  所幸的是,从益州发兵南中时就出现过这种状况,现在诸葛亮军中的医疗队伍和药材还算是准备充分。没有出现大面积的传染。

  东冶是汉治官城,这里有当年跟随贺齐平山越时的助手苗洪和三千原始的东吴将士。贺齐降刘备时没将他们带走,这恐怕是孙权也不知道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三千正规军,才没让这一大片土地上的唯一官城落入山越乱匪之手。

  苗洪是个文人,并不具备统兵剿匪的能力,能保住东冶不失已经是很大的功劳了。

  但是面对诸葛亮的十万大军就显得有些渺小了。

  没费多少唇舌,苗洪便开城献降了,怎么说诸葛也是高举的汉旗,不论他苗洪当年从孙策,还是名义上跟随贺齐降刘备,他都始终是汉臣。他没有理由与诸葛亮开战,当然他也不敢。

  诸葛亮大军进城后,得到了及时的休整。但还有个问题摆在了眼前——补给不足。

  从揭阳到东冶,千里无一城,好不凄凉。除了在一个叫东安的小地方有一个落脚的小城镇外,这一路几乎都没看到过人。比南中地区还要荒芜。

  东冶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城中百姓不过千余户,哪有余粮来供给这么大的队伍?

  不过县长苗洪还是给诸葛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消息——同中有黄乱、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为首的山民十数万人,还由村成镇再筑城,在大山深处建立了五座城池。这些人不听朝庭号令,私立律法,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诸葛一听大手一挥,派关平、张殷、凌统各领万人分兵三路进山讨匪。

  剩下的士兵帮助当地百姓生产,组织打猎、捕鱼等生产工作。

  北伐路茫茫啊,早知道这么荒芜,才不选择这条路呢,粮草是个大问题呀!

  苗洪也算是个难得的好官,组织官仕在城中挨家收卖余粮,也组织百姓助官军晒制鱼干等食物。至少暂时缓解了诸葛大军半饥半饱的窘境。

  不过这个窘境也没有持续多久。

  一个月后,关平便派人送回了谷物万石,以解燃眉之急。

  剿匪大军三军齐发,突袭了南平,斩首山越首领苑御,收缴了南平粮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缺粮的可不只是诸葛亮留在东冶的主力,北上剿匪的部队一样没有太多的粮草。

  山越近年来下山建立了一些城池,但他们的根基在山中。山路崎岖,山民分散,要想全部收服,没那么容易。关平他们也需要粮草来维持未来的战争。

  所幸的是,令关平他们没想的是一个小小南平城却有存粮数万石。这里地处偏远,汉朝庭管不到,也没有官吏。他们的首领便是这里的最高统治者,百姓不用向国家交税,却依然逃不过统治者的盘剥。

  《三国之大汉重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青豆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青豆!

  喜欢三国之大汉重生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大汉重生青豆更新速度最快。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