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十匹关_大魏芳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拱手道:“喏!”

  中外军的将军当然已经全部换了,司马师是领军将军、司马昭是武|卫将军、司马孚是护军将军。中层将领,但凡与曹爽有点关系的,也全部换了。

  剩下的人,因为时间来不及,只能通过许诺封赏来拉拢。如此做了之后,军队还是有问题,只是尽可能地避免了临阵倒戈、哗变。

  但是没有办法,叛贼根本没有给司马懿时间。从得知淮南反叛到现在,也才半个月左右!

  司马懿忽然又想到了一个法子,那便是皇帝曹芳。

  他的眼前,顿时浮现出了一张年轻的脸,今年便要实岁十四岁的曹芳、个子已渐渐长高。

  曹芳做了七八年皇帝,从来没掌过权、显然也对治国一窍不通。但就是这样半懂不懂的年轻人,真有可能做出一些让人始料未及的事。

  就像曹芳非要学骑马、要学剑术,大臣们怎么劝也不听。意识不到后果的人,有时候反而不是那么可靠。

  曹芳强行要学那些东西,一个十几岁的人揣着什么心思,能瞒过司马懿?

  于是司马懿想来想去,还是打消了带皇帝御驾亲征的念头。本来军心就不稳,到时候万一这小子受了委屈和惊吓,在大军中乱喊乱叫,那就彻底完了!

  司马懿便转头看向儿子司马昭:“大军出征之后,子上留守洛阳,看好司马门。”

  兵都带走了,洛阳城门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皇帝。

  司马昭揖拜道:“儿遵命!”

  就在这时,有奴仆走到门口道:“卫瓘将军求见。”

  几个人顿时相互看了一眼,此人不是在襄城吗?

  司马懿道:“叫他进来。”

  卫瓘风尘仆仆的样子,进门便拜道:“桓范,桓范在叛军中!”

  司马师轻声道:“文钦也在。”

  司马懿不禁看了儿子一眼,原来以为儿子的眼线很广,但如今看来、似乎很多事都没察觉!

  桓范与文钦是怎么与秦亮搞上的?这些事,简直想破头、都让人想不到。

  起初司马师的判断是,秦亮对于司马家还不太可靠、但必定与曹爽府离心离德了。结果呢?桓范、文钦这些曹爽的党羽,从洛阳径直跑到了淮南,这么短的时间、几乎是毫不犹豫才能做到,他们没有事先勾结?

  卫瓘道:“叛军来到襄城城下,出示了颍川郡守的印信,桓范也拿了大司农的印信上城。贼人在城下喊话说,屯田校尉不认大司农的印、也不认郡守的印,难道只认司马家私人吗?”

  卫瓘喘了口气道:“仆见势不对,那屯田校尉要降,且襄城全是屯田兵、都归大司农管。仆便下了城,趁机从城西先走了。”

  其实就是逃跑,但卫瓘没有直接投降叛军,还想着回来,已经算比较可靠的人。这种时候,司马懿便不怪罪,说道:“汝仍领原来的人马,到营中任职。”

  卫瓘喜道:“仆拜谢太傅。”

  司马懿回顾左右道:“叛军已经在拿襄城、郏县等地了,果然是走伊阙关。”

  几个人陆续附和道:“太傅英明!”

  伊阙关确实是叛军最好的选择,辎重走颍水入讨虏渠、然后进入汝水,再沿着汝水北上,水路并进,道路也很好走。到了梁县之后,往北走不了多远就到了伊水,横渡伊水占领新城县等地,便可进逼伊阙关。

  伊水上游不好守,尤其是在枯水季节。所以在洛阳南部对敌,一般是去汝水上的广成关;来不及去广成关,最好的选择是在伊阙关。汉末那些人为了抵挡黄巾军,在洛阳附近设八关,不是没有道理。

  但南部地形并不算险要,与嵩山的轘辕关、东门户的皋关(虎牢关)不可相提并论,终究还是要在战阵上一决胜负!有寎的秦贼顾头不顾尾、就是奔着拼命来的,不跟他拼都不行。

  司马懿把目光从图纸上挪开,抬起头时,顿时看见了窗外|阴云密布的天空。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