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战后总结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谷。没有出战的兵勇与两个伙夫也发了三百个大钱,二十斤稻谷。

  伤残的两个兵勇加发三两银钱,五十斤稻谷,伤好后退伍做工。三个伤兵家中则是加发五百个大钱,三十斤稻谷,伤兵已被村中派人送到南乡县医馆去救治,待伤好之后归队。

  村中有一个医者,平时看个头疼脑热还能对付,外伤就一窍不通了。止血的办法主要依靠村头土地庙内的香灰。

  出兵前,派兴儿到彼处购买了一些止血的金创药回来,后来据潘阳判断,其中主要成分是石膏粉或香灰,其他还参杂了何等药物,潘阳判断不出。是否会有医疗效果,怕是老天爷也说不清,他实在没有勇气给兵勇们使用。

  此战缴获颇为寒酸,仅获铁甲一副,没有兜盔。斩马剑两把,环首刀七把,制式长枪二十八条,步弓六副,箭矢八十余只。

  只有一副长梢弓,重量大、蓄力强,射程远,但射速也低。另外五把短梢弓质量轻,蓄力和射程虽然弱了点,但能迅速拉弓施射。

  着几把短梢弓日后转卖给了几户猎户人家,唐村兵勇基本使用单兵弩,弓箭用不着,这些是后话。

  潘阳把这些武器全部收归兵营的库房保存好,并安排人时常保养。

  另有金七两余,银二百余量,首饰若干,铜器八百多斤,其余铁、锡器具若干,粮食七百斤有余,牛五头,大车五挂。

  除了粮食与唐豕商议后收归兵营食堂以外,潘阳将其余所有财货,均交到村中公产,兵勇队伍毕竟是村里拿出财货组建的。

  鉴于作战时的捉襟见肘,潘阳提出,希望能够增加两伍、甚至二十个兵勇,才能更有利于对唐村及乡民进行保护。

  回村后,潘阳已经组织所有的兵勇在一起,对此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首先,敌方是一群匪徒,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组织也没有战术,关键时刻还分散兵力。

  我方有战术且使用得当,先用单兵弩进行的远程打击,仅一轮就使匪徒们士气大伤,组织陷入混乱,其后再使用枪兵上前绞杀匪徒有生力量。

  此时还有胆量上前与兵勇们争斗、拼命的匪徒只是个别几个,即使这样仍给我方造成了一死多伤的情况。这说明我方的单兵格斗技巧及平日训练,与实战要求尚有很大差距,且相互间配合时,还做不到及时补位,这再今后的训练中需要加强。

  否则,如若遇上队伍组织有序,且具备一定战斗力的敌人,我方的结局就不言而喻了。

  分析总结过程中,潘阳要求每个兵勇都必须发言,总结此战斗中的得失。最终得出的一致结论是:若对阵敌方是训练有素的部队,己方一定将是溃不成军。

  更不论在西凉铁骑或并州狼骑那样的强军面前,一众兵勇必是被屠杀的命运。虽然他们没有见过西凉铁骑和并州狼骑的雄姿,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从先生口中知道一只强军的彪悍战力。

  原先还沾沾自喜、顾盼自雄,在村中四处吹嘘战绩的众兵勇,只觉得汗流浃背,遍体生寒,从此略有收敛其嚣张的嘴脸,不敢随意妄自尊大。

  经此一战,潘阳发现。远程攻击能够非常有效地杀伤对方,减少自身的伤亡,日后强弓硬弩甚至于大型床弩,应该是唐村兵勇必备的攻击武器。

  从此,潘阳就逐渐减少守在操练场上时间,让兵勇们自行管理训练事宜。而每战必总结,从此成为日后唐村将领的惯例。

  唐村又增加了一些兵勇,可战之兵变成了六十余人,新增加的兵勇普遍要比先前的高大壮硕一些,村民显然是愿意将更好的子弟,送入唐村的兵勇队伍中,希望彼辈具有更强的作战能力。

  村东,竹林小院儿。

  厅堂门口的躺椅上,潘阳很惬意,正沐浴着初冬午后的阳光。

  匪情解决,终于可以放松一些了。他现在每天日里去一次练兵的打谷场扫一眼,而且时间不会长。

  日常的训练,由唐驴儿与唐宝二人主持。两个北军老卒唐六子、唐鱼儿已彻底变成教练的角色。

  队列训练,五十步以外奔袭突刺,弩兵移动标靶射击,抬木头训练,甚至是全副武装二十里野外拉练,已经是唐村兵勇队的日常训练科目。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