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遣使征辟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只因争战,立即变得紧张起来。

  潘博彦此法,的确是解决新野目前物资不足的一个好方法。以糜竺这样卓越的商贾大家,做出这种判断,原本亦不会出错。

  信中还通报了其他几件事情,诸如江夏黄祖沿江防御松懈,江东有可乘之机,目前已安排大量购入精选矿石与石炭以备不时之需。

  襄阳刘表安抚蒯、蔡两家,争斗稍平等等。

  最后遗憾地向主公请罪,他二人外加简宪和多次劝说,亦未能留住潘博彦,有辱主公使命,此人目前已回南乡唐村中。

  将书信收好。刘备心中已有决断,传令正在前行的队伍继续前进,请身后孙乾孙公祐先生来至一旁,二人并辔而行。

  刘备屏开众人与其说起了潘阳的事情。

  交代完毕,刘备命公祐先生自后队辎重中选两架马车,自乘一架,带军中器械若干,栗色战马一匹,携刘使君征辟令,前往唐村,征辟潘阳为郡中功曹从事。刘封领三十名骑卒轻车简从,沿途保护生孙先生及物品安全。

  刘使君目前尚为朝廷任命的左将军、豫州牧,征辟一小吏不存在任何问题。

  世道不宁,安排些军卒护卫,也是无奈之举,总算在自家地盘上,少派些军卒也足够用了。主公派刘封作为护卫领队,其中有何深意,由不得孙公祐先生不做考虑。

  刘封为刘备的养子,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泌的侄儿。因其父去世很早,跟随舅父长大,刘备见过后,喜其英俊而威严。

  刘备此时尚无子嗣,故收刘封为义子。月前的几次战斗,年仅十四的刘封作战非常英勇,孙公祐先生对其感观还是不错的。

  行至前方一岔路口,两队人马便要分道扬镳。刘备率大队人马,须赶回新野县,已经出征近三个月,新野县中有许多事需要处理,襄阳的动向也需要关注。而孙公祐先生要去的,确是在新野县的西北面,与回新野县城不是一条路。

  临别前,主公刘备当着公祐先生的面,对刘封耳提面命。再三强调此行须以公祐先生马首是瞻,不得随意自作主张,若有违反,必定严惩不贷。随后作别,两队人马各奔前程。

  太阳即将落山,孙乾孙公祐先生的马车与刘封一行马队,堪堪到达淇水镇外。

  公祐先生不愿带马队进入闹市中,惊扰得鸡飞狗跳,便嘱咐刘封带队前行几里,在一个叫黄庄的小村庄中歇息。

  村中并无大户人家可供三四十个军卒与三十多马匹借宿,好在八月天正热,寻找村中富户购买到一些豆菽马料,在河边洗刷一下马匹后,当夜孙公祐先生寻一家富户借宿,士卒与马匹在打鼓场上歇息一宿也就到天明了。

  翌日,公祐先生一行车辆马队,半晌午吃过村中提供的朝食,便离开了黄村儿。有本地亭卒带路,去唐村二三十里的乡间道路,一行马队也不过半个多时辰就到了。

  怕惊扰到乡民,公祐先生于村外稻田边,便命所有士卒下马步行。即便如此,还是隐约听到村中传出了尖厉的竹哨声,明显是一种是紧急的传讯手段。

  隔了许久没有感觉到什么危险,亭卒终于找着几个大胆村民过来问话。明白了孙先生来意后,村民热心地为公祐先生遥指坐落于村东山坡上的私学小院儿,潘先生就住在那。同时也告诉孙先生,潘先生到淇水镇上去了,此时并不在院中。

  公祐先生知悉后并不着急,着人招唐村里正前来相见,被告知里正与潘先生一同去了淇水镇,到村前来与孙先生相见的,是唐八爷与村中的两个乡老及兵勇领队唐驴儿。

  孙先生向年老的主人们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但没有明说真实意图,然明确地告知其身后士卒归属左将军刘皇叔。

  当年迈的唐八爷得知刘封是刘备刘皇叔的义子时,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少将军才是真正的做主之人,于是热情的邀请刘封带领先生与马队,进入村中歇息。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