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2章 小安的好朋友_农门二姐有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只是一对难兄难弟。

  等到碎金镇,住进宝林居才体会到家庭温暖。

  然后就是韩明和芸婶子,大家都温馨呵护,但始终都跟正常家庭不同。

  现在跟周四柱夫妻接触,小安才看见正常父母是什么样,被吸引得不想回家也正常。

  在周家,有同龄兄妹相伴,有父母双亲的关怀。

  更主要的是,这样下去,小安跟大花就是青梅竹马长大的。

  林韬从卫所罗百户大人那里已经知道一些消息。

  宋梨云跟镇北军和草原部落有婚约,以后明显宋家是要兴旺发达。

  周四柱家这边做得再好也只是厨子。

  他担心要是周大花跟小安有了感情,这婚事明显的不般配。

  按照常理,林韬其实也没有想岔。

  他是当爹的人,大儿子八岁在县学念书,现在媳妇肚里又怀上一个,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言谈中也多说孩子的事,自然而然的就要替子女前途着想。

  宋家大哥是已经成婚,而且做的是军户,除了做农活以后没更多出路。

  宋姑娘是女子,出嫁改变能出身,只要钱财人脉都位,小安也能在几年后脱籍。

  这样一来,要是这俩孩子以后走到一起,终究还是麻烦。

  现在小安就是他在帮忙照顾。

  若是宋梨云以后不愿意这门亲事,他就跟着要受埋怨。

  宋梨云看着说笑打闹的三个孩子跟着周四柱慢慢走远,她才回过头对林韬道:“小安难得有朋友,就这样让他开心点吧!”

  小安已经快十三岁,可心性上还宛如稚童般天真。

  这也不怪他不懂事,在以前生活的环境里能长大已经是难得。

  到了碎金镇也幸好有黑金陪他,才渐渐开朗,现在酒楼里林韬周祥也是关怀备至,

  若要他再经历磨练长大,无疑是翻开以前的伤疤。

  宋梨云觉得,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就这样慢慢的快乐长大吧!

  时间一晃就又过去四月,七月里,中午的天气还比较炎热。

  宋梨云坐在院外的树阴里,跟着芸娘子忙活着。

  她也是要成亲的人,生意上的事各处都有人手,不用她东奔西走。

  而且,芸娘说她现在该老实在家待嫁,一则准备自己的嫁衣,二则也是避免在婚前出事不吉利。

  宋梨云本不信这些,为了以后不留遗憾,还是乖乖听话。

  乌雅夫人说,到时候乌达部落会送来成亲的嫁衣,她只需要准备自己的常服。

  那些衣服自然都送去镇上请针线婆子缝制,自己则做一些贴身衣物。

  肚兜、亵裤,腰带、鞋袜,每一样还需要绣花。

  其实宋梨云空间里早就屯够她可以用十年的内衣鞋袜,此时就只是装模作样的做鞋垫。

  现在自己亲手做衣服,她才感觉从裁剪到缝制还有绣花都很麻烦,而且万一裁剪错误,还要白费一块布。

  还是织毛衣是最方便的。

  只是宋梨云在末世前并不会织毛线,所以才在一开始就只想到将羊毛纺线织布。

  现在临时起意,就凑合着实验,至少基本的平针还是会的。

  宋梨云取来两根天香楼的烤肉铁签子,把自己能知道的基本针法演示给芸娘看。

  看着线在两根铁签上绕来绕去,很快就出现一块平整的布,芸娘子简直不敢置信。

  这可比织机上的毡布块太多了。

  虽然……拉扯一下就是大小窟窿,还容易变形走样,可松开又是布匹。

  “布匹”拼接还能成为贴身衣服。

  宋梨云跟芸娘子越来越开心,为这一“伟大”发明激动不已时,宋得奎汗淋淋从外面回来,手中还小心翼翼抱着一口纸箱。

  他是去合城送纸板墙的。

  自从有宋二郎他们加入,纸箱厂的生产翻了好几倍,每隔几天就要送一批建材去合城。

  宋梨云见宋得奎回来,赶忙将织了一半的毛衣放下,伸手去接他的纸箱。

  宋得奎瞪着眼不让她接,还大声道:“别动,这是守备府给我分的凉瓜,贡品!贡品!只有一个!

  听说是林家小子从草原买的,数量不多,以前都是齐家悄悄送回京城,我抱了一路,可别要到家还砸了!”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