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驴火烧_重生学霸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能保证他投资的那几家工作室可以推出精品作品。接着,他渗透影视文化圈,哪怕整个影视文化圈都陷入了粗糙滥制卖丑炒作的怪圈了,至少他能保证真正想要做出精品的导演或者工作室能从他手里拿到资源。沈旭辰改变不了世界,但这不妨碍辰华投资永远坚持做精品投资。

  这样一来,投资线势必会被拉长,但观众们也不是傻的啊,只要你后期宣传到位,大家都知道你家卖的是好东西,他们自然会捧场。所以,坚持精品投资,只要后劲足,赚钱是一定的。只不过,这样的赚钱方式拼不过那种靠低沉本高炒作捞一笔就跑的赚钱方式而已。也是沈旭辰并不缺钱,才能一直这么任性。

  除了这些以外,沈旭辰还着手展开了一个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

  很多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比如说剪纸、刺绣、布袋戏等等,老艺人们渐渐老去,小一辈跟着学的却很少,迟早有一天,这些传统文化会随着老一辈艺人们的去世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然后彻底消失不见。后人只能靠文字来缅怀。

  保护这些传统文化,不是喊喊口号,卖卖苦情就可以的。说到喊口号和卖苦情,那些官方媒体做得还少么?可是有什么效果呢?唏嘘过后,民间艺术还不是越来越没落?现在是市场经济,说得现实点,没有钱,什么都是虚的!情怀能换面包吃吗?!

  在沈旭辰的保护项目中,我们不卖苦情,我们不卖情怀,我们要直接把这些民间艺术品换成钱,有了收益自然就能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

  这么说吧,哪怕华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很便宜,但人工的东西就是卖得比机器生产的东西贵。打个比方,那种绣大幅十字绣用来换钱的,还少吗?06年,一幅长达22米的《清明上河图》被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以388万的价格收购,多好的一个例子!

  要是老艺人的刺绣、剪纸等手艺能卖出高价,自然会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而有了年轻人的加入学习,那么这一种手艺就不会没落。你可以说,拿老艺人的手艺换钱是玷污了艺术,但如果艺术本身失去了传承,它继续保持清高有什么用?

  华国不缺资源,但缺发现、缺开发、缺现代化的融合与再创作。民族魂不在于汉服,在于汉服背后的文化。复兴文化,不在于形式,在于继承精华,然后做出创新。

  沈旭辰心中的世界无限宽广,但他目前能做的还是有限,只能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沉稳而坚定地走下去。

  除了这些文化方面的相关工作,沈旭辰在科研这一块,也需要花费心力,或者说,更需要花费心力。因为,关于文化那一块的,沈旭辰只需要提出一个设想就可以了,他只管把握大方向,其他的事情都有别人去做。但在

  请收藏:https://m.soushuwan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